乙:在开学的第二周,我们的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青衿文学社的。
甲:我是青衿文学社的。本期的主题是珍惜粮食,你我同行。
乙:随着时代发展,吃饭已经不再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了。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而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但是,我们却用这么少的耕地面积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许多外国的专家学者都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甲:诚然,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人民正处于饥饿之中,同样也包括我们国家一些贫穷落后地方的人们。实事上,我国的粮食生产与消耗一直处于紧张的平衡状态,粮食生产增速压力非常大。
乙:食堂里,餐馆里,厨房里到处都是剩饭剩菜,到处都随手扔掉的馒头面包……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怎能不感到痛惜。这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形成了一股不正之风。
甲: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那首古诗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乙:当然记得,当我坐在饭桌前吃饭不小心把饭粒掉在桌上,我爸爸就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甲:这首古诗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好遇到浙东节度使李逢吉,两人相约作伴登上城东观稼台,就是可以观看庄稼地的高台之上。节度使李逢吉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庄稼地很感慨啊,当下做了一首诗:“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哎呀,要是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啦。李绅看到的想到的却完全不一样,他看到农夫在烈日下挥洒汗水、辛苦劳作,忍不住出口成章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乙:那我要考考你了,你能从诗中可以看出农民伯伯是在什么时间点进行耕作吗?
甲:这可难不倒我,当然是中午啦,大太阳下面呀。
乙:哦?你是这么知道的呢?
甲:锄禾日当午。这里的当午就是正午的意思,日就是太阳,大大的太阳挂在天空中,正是最热最晒的时候,农民伯伯的汗水正不断往下掉。所以才会汗滴禾下土。
乙:是呀。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更有名了,每当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总会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提醒我们。所以这是一首要提醒我们不能浪费粮食的古诗。
甲:除了要提醒小朋友们节约粮食之外,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的字――“谁”。谁知盘中餐,立刻把一句陈述句变成了问句。比如说妈妈关心你功课的时候,就会说你快去做好功课。这是一句陈述句。如果你拖拖拉拉没有做好功课,妈妈可能就会对你说你怎么还不去做功课呀?问句的语气立马加重了。
乙:谁知盘中餐,这里的语气也加重了。你知道吗?那盘中的米饭是农民伯伯一粒一粒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用这样的问句来写诗,更让人们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啊!
甲:李绅一共写了两首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写的是明明农民们丰收了,但却还是惨遭饿死。下面来听一首歌曲《悯农》吧。
(播放歌曲《悯农》)
乙:李绅这首朴素的《悯农》说了一个特别经典又永恒的道理,就是节约粮食。在朱子家训里也有这样一段文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前半句和悯农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粮食得来不易,要倍加珍惜。后半句是说一针一线也是一种能源,不能浪费,要有环保意识。对地球的保护,和对大自然的爱护,是我们全人类的责任。(音频改编)
甲:本期的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
乙:谢谢您的收听,下期见!
小学红领巾广播稿 篇23
男:敬爱的老师们!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付出一份真诚,打造一个爱的世界;
女:留住一缕春风,播撒明天的希望;
合:红领巾广播之声又与你在空中相约了。
男: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我们 五(3 ) 班主持,我是主持人
女:我是主持人 ( 闫艺天 )
男:首先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校园新闻直通车》栏目,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将为大家采撷校园新风、报道校园新闻,为同学们捕捉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情、重大事件,表彰发生在校园内的好人好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