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文库-您身边的智能助手,如没有想要的内容请与本站万能的AI助手联系。

《教育的奇迹》的读书心得

时间: 热度:°C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育的奇迹》的读书心得 篇16

  《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教育的奇迹》的读书心得 篇17

  我想,很多孩子都和我一样,在被学习困扰时,不禁提出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或许有人会说,考试会考;也许有人说这说不定在今后的什么时候就会用到。学生如果这样来看待学习,他所学的依然将是僵化的、呆滞的知识,因为他找不到该知识在当下的意义,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它,无法让它生动起来。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为实用的,它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路边的招牌是语文;阅读的书籍是语文;电视里的广告词是语文;春节时贴的对联是语文。语文培养我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听,是语言的信息的接收,别以为听人人都会,有的人说话引经据典,有的人说话一语双关,有的说话还有弦外之音,你都听懂吗?说,是语言信息的输出,别以为人人都会说话,说话也是一种艺术,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学会说话,让不同的人都能正确理解你的意思。什么时候该慷慨激昂陈词,什么时候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用词遣句、语速、声调、姿势都很重要。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给学生提供一大堆知识的碎片,而是要让他们对其应用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