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朗读
8、这一番话真是读得铿锵有力,国王听了也被感动了,他知道真相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9、国王明白了真相后,做了哪三件事?
10、现在给你至高无上的权利,你就是威风八面的国王了,你会怎样处置调达这个小人呢?
11、假如现在你是调达,国王要对你处以重刑,你还有什么话说?
12、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让调达想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啊!各位国王,你现在会怎样处理调达呀?
1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6―9自然段,把对九色鹿的喜欢的对调达的谴责读出来。
14、小结。
三、拓展,民间故事推荐
《九色鹿》评课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黄老师删繁就简,目标集中,以“调达是一个怎样的人”组织教学,贯穿教学的始终。最后让孩子明白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
XX老师执教的《九色鹿》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嘴巴也更会讲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多次想象练说的环节:假如你是九色鹿,你会怎样想?你是国王,你会怎样处置调达?你是调达,你又会怎样说?通过角色的置换、想象,试图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
同时,XX老师善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如,引导学生品读体悟调达的品质后,指导了学习方法: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运用课外知识来理解词语。
听课评课稿 篇17
《开天辟地》这篇神话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我们研究的主题是“精心设计提问,提高课堂效率”,怎样设计出高效率的问题来统领整篇课文的教学正是本堂课的研究主旨。《开天辟地》这篇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主要是描写了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从宇宙的一开始“昏天黑地”,到盘古醒来以后的“开天辟地”,不让天地合拢的“顶天立地”,以及最后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改天换地”。四个“ 天 地”的成语清楚地贯穿起了整篇课文,学好了这四个成语,就意味着学好了课文,达到了教学目标。因此,引导学生概括出这四个成语,再准确地去理解、体会就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主线,也就是我们精心设计的主要问题。
于是,任老师在读课题之时,便已让学生积累“ 天 地”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然后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便提问学生“刚才积累的哪些成语可以用在这个故事中呢?”,再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出本文的重要主线,即“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四个成语。下面的所有教学都紧紧围绕着这一根教学主线,带领学生在朗读、体验、想象等多种形式中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体会盘古坚忍不拔、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
听课评课稿 篇1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小小的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第10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童诗歌,本文内容包括一幅图、三句话,诗句优美,富于想象,充满童趣。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晴朗的夜空,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观赏夜空的美丽景象。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本课要求学会四个词语、六个生字、两个偏旁,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一指导思想,使学生理解了字和词、词和句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2、教学要求:
(1)认知要求:学会6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认识两个偏旁,会认3个字。
听课评课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