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让一种理念深入人心,并指导学生的行为,远比交给他们一些具体的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重视个体性,发现闪光点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用学生的优点照亮学生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学生都可以当老师的助手"。
上学期在班级管理中我借鉴了魏书生老师的管理方法,将部分班级事务承包给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尤其是调动后进学生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增强了,班级主人公的地位凸出了,责任感也得到提升。
我的做法是先将部分任务交给那些自愿负责承包的同学,而对于学习不理想或者平时不善表现的同学就找他们谈话,希望他们能负责一件比较简单的班级事务。他们不会做的教他们做,他们容易遗忘的就随时安排同学或者自己亲自提醒;他们做出了成效就及时表扬、鼓励他们。
这样一来,班上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班上成绩总是排在倒数几位的几名同学都给他们安排了事情,比如让王奕锟当旗手领操、让蒲牧野当队长带领男生搬东西、让杨灿检查校服、让万泓杉负责摄影这些同学有机会为班级做事,参与管理,甚至得到老师表扬,也不再因成绩不好而自卑了,他们也能在学习之外找到自己的尊严,他们所在的学习小组也没有都愿意接纳他们。
当然那些本身就有特长的同学就更有热情了,而我要做的是尽可能给学生找更多的小事来做,而且放手给学生自己做。"任何事情,交给适合做它的人去做。"我自认为找到了第一条班级管理的诀窍。
(三)把我教育契机,创新教育方法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很容出问题的阶段。因而我认为高中教育教学更为重要的目的不是"教书",恰恰是"育人"。这两者也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育人" 工作做好了,把书教好、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只是一个顺便的事情。所以我坚持"育人为先、学习为后"的理念。
但是高中学习的封闭性、繁琐性、复杂性和单调性是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口头,而这样的"说教"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的。12届有学生给我起了个外号"唐僧",说我总是"碎碎念"。现在我学乖了,如果没有合适的教育契机,我绝不开口。也不再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上纲上线。例如走进教室发现地面有垃圾,我只需要把值日组长叫过来指给他看,或者自己弯腰捡起来,绝不再像以前那样借题发挥,教训全班。
教育学生是需要契机和方法的。例如军训后期我们没有教官带,但我们班获得了"优秀队列"的荣誉称号,我借机教育全班什么是团结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当教官离开我们时,别的班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就我们成军姿队列站好,齐刷刷九十度鞠躬,因为我告诉学生以军人的样子去尊敬一个军人,用鞠躬这种传统礼节去表达敬意。甚至上课第一天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在说完"老师好"后深鞠一躬,一直延续至今。
再比如,每天的跑操是学生为数不多的运动时间,年级规定不准讲话、不准打闹,就在许多班都很死板地按部就班的时候,我们班自编了很多有趣的、体现我们班级特点、反映我们班级生活的口号,甚至歌曲,跑操时自发地喊了起来。于是跑操也变得有趣、充满欢笑。我趁机教育学生:每件事都能从中找到快乐,不抱怨、不消沉,快乐就在身边。
再比如我给班上学生每人定了一本《学习改变命运》,让学生在无聊时、考试失败时、内心困惑时翻看相关的章节,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目的。
还比如我在感恩节当天召开了关于感恩父母和老师的主题班会,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个信封和两张信笺,让他们在感恩节这天给父母写封信,说说心里话。有的家长也给孩子回了信,一来一往,便达到了让学生和父母交流,让学生学会感恩的教育目的。
即使在期末考试前我还邀请了前两届的学生回来给班上学生做了一次生动的讲座《汉服之美》,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这种种契机和方式下的教育非但没有影响到学生学习,反而促进了成绩的提升。这让我再次坚信"教书是为了育人,说教不是王道"。
(四)亲师信道,交流交心
我始终给自己定位,既要做良师,也要做益友。我相信学生会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做良师就先要做益友,需要走近学生、重视学生、并且将心比心。
上一篇:小学毕业典礼教师发言稿
下一篇:512护士节领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