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时用腹式呼吸。气息深而能保持住、且有特点是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可举一些常见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如闻花的感觉,把腹腔想像成一个充气的气球,深吸满气之后,腹肌、腰肌及两肋来共同作用于“气球”,就像两只手轻轻地按压住气球,根据歌曲的强弱力度和情绪来施以适当的力,使气息有控制地呼出。
咬字和吐字训练,增强合唱效果
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所以在合唱训练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合唱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咬字与声音统一很关键,声音韵母要一次性发出,咬字时开口音如唱:“啊”就要拢着唱,闭口音如唱“呜”要开着点,合唱队每个人条件不一样,求共性统一,不求音量统一,力度要因人而宜。
合唱的练声法 篇3
一、欣赏合唱作品,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和谐,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合唱训练中,我们经常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感受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二、抓好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合唱的基础。合唱音准分为两种:一种是曲调的音准——横的音准,即合唱分部的音准;一种是和声的音准——纵的音准,即合唱的总的音准。但无论曲调音准还是和声的音准,都是歌曲的基础。训练时,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到和声音程,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生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同时要求学生演唱时做到能监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学曲时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合唱的练声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