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学校各部门的贵重设备,在存放、运输、使用过程中要纳入守护人员视线。
6.存放贵重器材、设备的库房、实验室、广播室、电脑房、多媒体室等门窗要安全牢固,并设专人管理。
四.计算机安全管理规定
为加强校园内计算机的管理,确保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的顺利进行,防止非法网站以及盗窃、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特作如下规定:
1.凡有集中存放或零散配置的计算机,务必按照规程设置匹配电路走向。
2凡有集中存放或零散配置的计算机,务必有专人管理,职责到人。
3.凡有集中存放或零散配置的计算机,务必制定相关的使用管理规定。
4.校内教学、办公使用的计算机,不经负责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拆卸和更改IP设置。
5.凡集中存放的计算机,应制定突发性工作预案。
6.凡集中存放或零散配置的计算机,如工作需要搬出工作地点或出校门(含个人计算机),务必持有本单位主管领导签字的证明。
7.禁止教工下载非法刊物、黄色制品、反动言论。
五.外来人员(来客)登记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临时出入校门的外来人员。
2.凡到我校来访、会友以及其它公务活动的外来人员和车辆,务必理解门卫或值班人员的询查,并登记后方可入内。
3.门卫或值班人员要详细检查外来人员的证件,登记来访人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和来访时间并与前往部门或个人进行联系。
4.如来访者携带机动车辆,值班人员要对车牌号进行登记,并标明时间,待该车辆离开后标明离校时间。
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篇17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校中心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安全工作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其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安全工作是以提高全体师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为宗旨,以避免各类等级事故或案件的发生为目标。
一、目标要求: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教育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关于做好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建立、健全安全组织和网络,狠抓日常管理,坚决杜绝因失误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积极做好事故、案件预防工作,消除辖区安全隐患,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工作要点:
1、教学区、生活区安全:
(1)各年级主任要加强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力度,制定相应措施,教育引导师生建立良好、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加强心理辅导,严禁打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年级组组织各项活动,都要周密考虑安全因素,切实把安全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抓安全,安全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兑现。
(3)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各班级教室,不准私拉电线,乱接开关;学生生活区不得使用明火,师生宿舍均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
(4)体育课及活动课,教师应全程跟踪,督促学生注意安全;活动量大的训练项目,要向学生讲清要求及注意事项,问清学生能否参加,不得勉强。
(5)加强管制刀具的检查与收缴。每次收假,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或教官要对学生所带物品进行检查,凡带有棍棒、刀具、纱布、铁链等器械要收缴到德育处。
(6)值班教师要按时到岗到位,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2、交通、乘车安全:
(1)各班主任应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作为夕会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禁止在道路上打闹、追逐。
(2)各年级组要结合学校接送工作,每月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明确乘车安全规定及注意事项,讲评各班安全工作。
(3)建立教师安全值班登记,值班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课间巡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消除事故隐患,中午和晚上要认真检查教学楼安全设施,督促学生全部离开教学楼后方可锁门下班,
(4)各年级组要坚持学校学生餐前餐后排路队和课前、睡觉前清点学生的规定,切实加强学生业余管理工作。
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